当前位置:星雨行>武侠修真>重生的我没有格局> 484 “百亿”补贴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484 “百亿”补贴(1 / 3)

外沙市市长王祝铜想了一宿也没想明白,自己在正式欢迎仪式上,就说了点热烈欢迎的废话。

剩下要招商引资的工作,全都不需要自己考虑。

因为都已经搞定了。

他今年是要升任崇州市副市长的,原本想的就是给外沙市的工作,再留点成绩,也好让同志们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也有热情。

结果现在热情有点激烈,搞得自己都不想去市里了。

正经想进步的,谁想现在就走啊。

“老邱,这个张总…跟你关系这么好?”

休息期间,王祝铜跟邱少飞在休息室喝茶消食,然后按捺不住好奇心,终于问了自己最大的疑问。

要知道之前王祝铜可是听说邱少飞差点翻车,在江皋给张浩南来个“下马威”。

“真没啥关系,也没有沾亲带故,就是合作愉快。就说‘江皋·大桥养猪场’这个项目吧,我敢这么说,一点吃卡拿要的苗头都没有,全部打掉的。”

话说得轻巧,但王祝铜却是肃然起敬。

一个大项目上的吃卡拿要,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一个部门两个部门,而是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环节一百多个章。

张浩南一个人来公关,那真是麻烦得很,毫无疑问,这里头是邱少飞在努力。

只是这种工作,明面上看不到的,因为是理所当然。

但这种理所当然,其实相当的弥足珍贵。

邱少飞是个能吏。

这一点,王祝铜此刻有了清晰的认识。

级别比自己低的,邱少飞可以靠级别压;跟自己同级的,邱少飞就要灵活利用组织原则;比自己级别高的,邱少飞就要借力打力。

脑子、胆量、决心、行动力…缺一不可。

“老邱不容易。”

王祝铜拿起热水壶,给邱少飞添了点茶。

他知道邱少飞跟沙城的陈文林关系很好,但一个陈文林,不算什么的。别说隔了一个市,这还隔了一条长江呢。

“那这个张总,也不是一般人。”

“肯定的啊,他才二十岁出头。”

“啊?!”

猛地一惊,王祝铜眼珠子都快蹦出来了,“二十岁出头?!”

“真的,他还在上大学呢。”

王祝铜张大了嘴巴,半晌,才回过神来一样,“难怪,难怪都说他是‘财神爷’,这是活财神啊。”

“哈哈哈哈…”

闻言邱少飞也是爽朗地笑了起来,“就是这么说嘛,张老板年纪轻,但跟他打交道,你感觉不出来的。不过有时候做事,还是能感觉出来后生家的闯劲。他在广陵闹出来的动静,那可不小。”

他这辈子都没有这样的动力和勇气。

“二十岁出头啊。我二十岁的时候,还在挖河泥呢。”

再次感慨之后,王祝铜又道,“说实话,老邱你这次工作做得太漂亮了,把伱请过来,是我最聪明的决定。超出预计太多太多,外沙市最少两三年都有事情做,这年头,忙起来就好,忙起来就好啊。”

虽说这里头有王祝铜的举荐之功,但论起实际成绩,肯定大头要算在邱少飞身上,否则江皋市那边也不会买账。

邱少飞现在是重点培养的干部,很大概率会是未来的江皋市市长,工作能力摆在这里,业绩绝对算得上辉煌。

拉张浩南投资的重要意义,不是说“沙食集团”单独一家的事情,从今年开始,就是成片成片的带动。

是产业链甚至是产业集群上的规模。

像崇州市的家纺,原本都是走国内批发,国际渠道不是没有,但都有限,大头都被中间商或者二代的贸易公司吃了,一线厂家和一线工人,大概就分到百分之二十的增益。

而这百分之二十中,民营家纺老板让利给员工的,可能连百分之一都没有。

崇州市的家纺产业工人,月工资连六百块都没有,普遍就是四百七八十,这还没有算各种克扣的福利待遇。

“江皋·大桥养猪场”的一线工人工资是多少呢?

去年四季度正式执行一千八百块一个月,就这样“江皋·大桥养猪场”年利润还有七百多万。

这只是养猪场,倘若再算肉食厂的增值,张浩南还能养几个小老婆,毫无压力。

“江皋·大桥养猪场”在崇州内部的冲击力有多大,可想而知,但最终江皋内部还是维持了养猪场的正常运转,张浩南从不跟江皋市政府妥协,搞事就立刻通知市政府实施整体搬迁。

正常老板会舍不得前期投资,舍不得那一年七八百万的利润,但张浩南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。

他现在的资产规模,所有实体资产全部变卖都没问题,转头去香江或者濠镜澳落户,然后做寓公就是。

所以到目前为止,除开邱少飞本身工作做得到位之外,胃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